本社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医药卫生

跨理论模型在牙周病患者健康行为管理中的应用


文章来源:《中华高血压杂志》2017年5月第25卷综合5期(P71-72


跨理论模型在牙周病患者健康行为管理中的应用



上海市口腔病防治院  (上海 200001

              顾 捷  朱 妍  陶   乔 臻  陈美华  宁慧影  岑 琼


【摘要】目的:运用跨理论模型,通过牙周病患者口腔健康行为管理教育前后的健康行为情况对比,分析其临床作用,以期提高该类人群健康行为的自我管理水平,促进牙周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随机选取20151-20164月我院收治的牙周病患者120例,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口腔健康行为管理,并通过口腔卫生指数比较,自我效能感量表分析、口腔健康行为管理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牙周病患者管理前后的健康行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牙周病患者在接受跨理论模型口腔健康行为管理后,口腔健康行为各方面均有明显好转。结论:跨理论模型口腔健康行为管理教育,能有效提高牙周病患者对口腔健康的认知度,增强其健康行为,具有理想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跨理论模型;牙周病患者;行为管理;应用价值


牙周病是指牙齿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及牙骨质等发生的慢性炎症、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是牙齿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牙周病除了可导致牙齿的缺失外,可能以菌血症的形式造成迁移性感染,成为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胃病、肺部感染、慢性肾病、妊娠异常、类风湿、骨质疏松等疾病的病因。牙周病的流行与年龄、刷牙方法、刷牙次数、饮食习惯有关。健康行为是个体为了预防疾病、保持自身健康所采取的积极行动,它包括改变危险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健康危险行为,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以及遵从医生指导行为,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对牙周病可以起到积极的防治促进作用。

1.跨理论模型的主要内涵

跨理论模型(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Change,TTM)首先出现在美国心理学家James O. Prochaska博士最初的一项关于心理治疗体系的著作中。作为综合性和一体化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该理论首先提出,TTM综合了主要的心理理论(包括弗洛伊德学派中的意识唤起、斯金纳理论突变管理和罗杰斯理论中的协作关系)精华,且又将这些理论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改变行为的完整方法。跨理论跨理论模型的内容架构分为四大部分:(1)变化阶段;(2)变化过程;(3)自我效能;(4)决策平衡。跨理论模型的四个组成部分结合了三个维度的变化:变化阶段、变化过程和变化水平。

2.资料选择和研究方法

2.1资料选择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牙周病患者120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50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39.80岁。所有样本患者符合以下条件:(1)愿意参加本研究;(2) 被确诊为牙周病的初诊患者,或者半年内未经历相关行为干预的复诊患者;(3)有自我健康认知和行为能力;(4)伦理问题遵循有益无害、知情同意,保护隐私的原则。

2.2研究工具

口腔卫生指数(Oral Health Index,OH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自编一般人口学特征量表、口腔健康卫生情况调查表、口腔健康行为自我管理调查问卷,自编健康教育计划。

2.3研究方法

依据跨理论模型内容架构,对牙周病患者健康管理行为进行干预,分阶段评估牙周病患者口腔卫生指数、自我效能感、健康行为自我管理。前意向阶段:评估健康行为,此时个体尚未意识到不良行为的危害;意向阶段:一对一的健康指导,发放宣传资料,看宣传片;准备阶段:给予激励,触发行为改变;行动阶段:制定计划,自我监督,鼓励健康行为保持,评估健康行为;保持阶段:评估健康行为,定期随访(复诊),电话督导,避免行为的退回。

3.跨理论模型对牙周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干预

3.1口腔健康是生命健康质量的一项反映标准

口腔健康是生命健康质量的一项反映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对口腔健康定义的标准为牙齿整洁无龋洞、牙龄颜色正常无出血、无痛感,并已经将其列为人类健康重要的标志。在口腔健康中一项重要的分项指标即是牙周健康,由于我国经济水平尚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居民对口腔、牙周健康的认识虽然正在逐渐增加,但整体水平仍不高。有相关资料表明,牙周病最早多以牙龈炎的形式出现,特征是刷牙可能容易流血、牙龈肿胀或伴随口臭等症状,但因不会疼痛,很多人便忽略其严重性,以至于发现时为时已晚。我国成年人牙周病患病率高达八成,说明牙周病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需要加大关注和防治力度。

3.2跨理论模型对牙周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干预

牙周病属于慢性进行性疾病,其病程较长且不断发展,发病初期多仅侵犯牙龄,没有明确的临床症状,常容易被忽视,牙周病已经成为口腔科临床上较为突出的重要问题之一。牙周病与牙菌斑的出现、控制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通过对菌斑的控制可以对牙周病形成有效防治,而口腔健康教育则是成本效益较好、便于普及应用的主要防治措施之一。实践证明,运用跨理论模型理论,注重各个阶段,通过对牙周病患者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对牙周病的发病原因、机制、临床表现以及危害等相关知识有明确的了解,从而认识到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的重要性,以及增强对牙周病防治的重视程度,改善其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和思想认识态度,在日常生活中对菌斑进行有效控制,完善对牙周病的防治。

3.3跨理论模型健康行为教育前后情况对比

本研究对牙周病患者在接受跨理论模型口腔健康行为教育前后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发现教育后刷牙法应用、刷牙次数、刷牙时间、牙间隙处理及定期口腔检查等口腔健康行为情况均有明显的好转,与教育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牙周病患者进行跨理论模型理论口腔健康行为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于口腔健康知识及牙周病知识的认知,使其具有正确的卫生保健态度,积极维持并增强其健康行为,具有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

4.结果与讨论

牙周病与牙菌斑的出现、控制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通过对菌斑的控制可以对牙周病形成有效防治,而运用跨理论模型,对牙周病患者口腔健康行为进行管理教育,是成本效益较好、便于普及应用的主要防治措施之一。通过对牙周病患者进行口腔健康行为管理教育,可以使患者对牙周病的发病原因、机制、临床表现,以及危害等相关知识有明确的了解,从而认识到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的重要性,以及增强对牙周病防治的重视程度,改善其不良的口腔卫生态度及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对菌斑进行有效的控制,完善对牙周病的防治。
本研究结果表明,牙周病患者在接受口腔健康行为管理教育后,刷牙法应用、刷牙次数、刷牙时间、牙间隙处理及定期口腔检查等口腔健康行为方面情况均有明显的好转,与教育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对牙周病患者进行跨理论模型口腔健康行为管理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其对口腔健康知识及牙周病知识的认知,使其具有正确的卫生保健态度,明显的维持并增强其健康行为,具有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参看附表)。



  5.结论

  跨理论模型作为综合性、组合性的健康行为改变理论模型,是在广泛借鉴多种理论并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跨理论模型的开放性。实践证明,将该理论应用于牙周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干预,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通过采取跨理论模型式的牙周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干预,牙周病患者的自我保健和治疗疗效都有显著的改善。因此,对于牙周病患者健康行为的跨理论模型研究,需要采取更加开放的态度,更加广阔的研究视野,运用更加灵活的研究方法去不断探究。

  参考文献:

  1.孟焕新.牙周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0-131.

  2.章锦才.我国牙周病学研究近5年进展[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1,47(2):65-74.

  3.陈华.对中国牙周病学发展的几点建议[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1,46(9):513-515.

  4.刘乃妤,王捷芯.关于影响牙周病流行因素的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2,12(5):266-268.

  5.钟秀芬,李民冬等.牙周病患者口腔健康教育前后健康行为的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8(7):621-622.

  6.尹博.健康行为改变的跨理论模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1(3):194-199.

  

(主要作者简介:顾捷,女,197511月生,上海市人,本科学历,上海市口腔病防治院牙周科主管护师;朱妍,女,19814月生,上海市人,本科学历,上海市口腔病防治院牙周科主管护师。)

 


在线投稿

编辑验证

文编:180*****

景编:946*****

阿编:293*****

詹编:226*****

佟编:257*****

陈编:294*****

王编:133*****

常编:181*****

医药卫生| 工业化工| 文化教育| 科学技术| 财经贸易| 建筑工程| 农业科学| 社会科学| 其他综合|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 期刊(杂志)快速发表平台